“你好,我是清朝皇室后人爱新觉罗·蕸澈,康熙皇帝投资的法国酒庄就是让我继承的,但是他的资产现在被冻结了,急需向法院提交解冻费,而我不在国内且身无分文,你是我冥冥之中最先联系上的人,相逢即是缘分,你能不能先给我打10000元,等财产解冻后我会拿出100万来酬谢!我的银行卡号是6382……”

要是诈骗团伙知道康熙投资过酒庄,估计也就不用编什么哪朝哪代的皇帝还活着,让人打钱的梗了,说不定就是我上面写的那样。不过,你现在肯定也很惊讶,康熙投资酒庄竟然不是瞎编的?没错,康熙不但投资了,而且投的还是个大名庄!在说起这个消息之前,我可要卖卖关子,先聊聊康熙和葡萄酒的渊源。

早在明末清初之际,西洋葡萄酒就已经来华,荷兰人的进贡名单上赫然写着“葡萄酒两桶”,清初的传教士汤若望也曾在家中用葡萄酒宴请宾客。尤其在康熙年间,西方传教士对天文、历法的研究,以及火炮等兵器的设计,让这位天子认识到西洋科学的先进性,所以他不仅重用传教士,还在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颁布了“宽容敕令”以允许他们传教。这些都促进了西洋葡萄酒在中国的流通,甚至还出现了专门用来为酒杯降温的器皿,叫做“蒙蒂斯”(Monteith)。

注:这种口沿有缺口的盆或碗,可以将酒杯的杯脚挂在外沿,只将杯身浸入冷水中使其冷却。康熙年间,这种器皿直径在32厘米左右,高度通常约为16厘米,整体约有脸盆大小。

不过,康熙最开始对葡萄酒的兴趣并不大,因为他压根就不喜欢饮酒,他觉得“嗜酒而心志为其所乱而昏昧,或致疾病。实非有益于人之物”。但他对葡萄酒的爱,恰恰是从“葡萄酒养生保健了解一下~”开始的。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废黜皇太子,虽然之后复立,但皇太子却变得举止疯癫,加上不久后另一位皇子的早逝,康熙伤心的大病一场。眼看着皇帝龙体抱恙,当时好几位传教士都进言说:“葡萄酒乃是大补之物。”劝谏皇帝每日饮用,康熙这才下令让地方官进呈。康熙饮后果然身体渐佳,之后每天都会喝上好几杯。不只是迷恋上葡萄酒,他后来投资酒庄,也跟西洋的传教士息息相关。

西方传教士汤若望

————————我—分割线—分割————————

要说这当中的紧密联系,那就不得不提有名的“礼仪之争”。从明末开始,这些来华的传教士并不限制教徒的习俗,远在罗马的教皇也是十分开明。但就在康熙颁布“宽容赦令”的第二年,欧洲教派之间的争斗也波及到了清朝。时任福建宗座代牧的巴黎外方传教会士颜当(Charles Maigrot)突然下令,禁止辖区内的中国教徒祀祖敬孔,算是正式拉开了“礼仪之争”的大幕。

在这场“礼仪之争”中,罗马教廷与康熙、颜当通过多次书信,还曾两度派使节来华,但最终还是谈崩了,因为罗马教廷坚决同意颜当的提议,完全无视康熙的看法。康熙怎么会任人欺压?所以在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他一纸禁令将那些不顺从中国礼仪的传教士驱逐出境,自然,爱惜人才的康熙也同意顺从者留下。

“礼仪之争”中顽固的传教士被清人鞭打

照这么看,双方这都撕破脸了,还投资什么酒庄啊?实际上,康熙还是很希望与罗马教廷和解的,毕竟他十分崇尚西方的先进科技,所以康熙也曾两次派出传教士前往罗马。

转眼间就到了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才刚刚喜爱上葡萄酒的康熙,结果却因为驱逐传教士而酒不够喝了。当时康熙在全国下令征酒,各地方官“雇包程骡子,星夜送来,不可误了时刻”,但一个月也才筹集了一百瓶。所以就有传教士建议康熙,不如直接投资酒庄。被选中的这家酒庄也是了不得,便是当时已成名拉非酒庄,因为当时它已经是众多欧洲皇室的宠儿!

将葡萄酒运进中国的荷兰商船

当时康熙还在跟罗马教廷交涉,所以投资个酒庄也不算大事,而且完美解决了自己的喝酒问题。不过没过多久,教皇给他回信了……

康熙六十年(1721年),传教士翻译了教皇的回信,呈给康熙阅览。康熙读后十分气愤,因为教皇还是固执己见,康熙对此批注:“览此告示,只可说得西洋人等小人,如何言得中国之大理。……以后不必西洋人在中国行教,禁止可也,免得多事。”所以康熙颁布禁教令,完全与罗马教廷决裂。

这一决裂,可把康熙的葡萄酒也给“禁”了。罗马教廷因此不承认康熙在拉非酒庄的投资,虽然康熙也没拿这点钱当回事,但是他再也不能喝的那么随心所欲了。

时任教皇英诺森十三世

——————————我—分割线—劈叉——————————

康熙颁布的禁教令一直持续到鸦片战争之前,罗马教廷也终于在1939年,对中国的礼仪做出让步。可这时候都是世界大战了,谁还管康熙在酒庄里有没有股份啊?!而拉非酒庄在这段时间内,不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混乱,还有频频易主的动荡,很多历史资料也都被埋没了。

拉菲葡萄园旧照

但就在最近,拉非酒庄公布了一则劲爆消息:他们找到了记载康熙皇帝购买酒庄股份的历史资料!原来在2010年,拉非酒庄对古堡进行了部分整修,结果在顶层一间阁楼里发现了部分沉睡已久的史实资料,其中就有一本手札记录了当时康熙购买葡萄酒的信息,上面写到:“清朝皇帝一次性就在酒庄订购了大量葡萄酒,使者罗德先还提出皇帝想投入资金购买股份的要求……”

这当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及康熙,但罗德先却是建议康熙饮用葡萄酒的传教士之一,所以说我们的康熙皇帝果然是拉非酒庄的股东。可股份具体有多少,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因为纸质手札保存不当,现在已经是七零八落,很多信息已经遗失。

手札残片宣传照

听到这个消息后,酒斛网第一时间向拉非酒庄求证它的真实性,也得到了酒庄人员的肯定回复。而且酒庄还表示,之所以时至今日才将这个消息公之于众,是因为他们近期会将这些珍贵的资料进行“私密性”展览,场地仅限为酒庄的古堡内,且参展人员均是受邀参加。而且在这段时间内,他们一直在进行历史资料的修缮和文物的保护工作,这也是他们沉默多年的原因。

另外,拉非酒庄的相关负责人还提到,他们对于酒庄的“中国皇室血统”感到非常高兴,因为他们很重视酒庄的中国市场。他们的2008年份,甚至特意在瓶身上标注了红色的“八”字,所以他们决定酒庄的2018年份也会推出更加具有“中国风”的瓶身,预计仅在2020年4月1号当天发售。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