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iheke四面八方都是海滩,可以想象海天连线的地方不止那夕阳,还有漫山遍野的葡萄园和旁若无人游荡的海鸟。
waiheke island现在的声誉当然也跟小葡萄有着莫大的缘分啦。在1950年代,Gradiska家族就在这开启了酿酒时代,当时采用的是Ostend地区的杂交藤,被Kim Goldwater(vineyards virgins的作者,新西兰酿酒先驱人物)称之为“相当猛烈的加强酒”。1977年Goldwater一家在waiheke island引进欧洲种,83年岛上基本都是这个种属的葡萄。此后stonyridge,Peninsula estate,Te Motu vineyard,Fenton estate都慢慢创建发展起来。
waiheke island位于Auckland东部的Hauraki海湾,受到来自西南方向的潮湿海风影响,比Auckland地峡要干燥温暖些。这边多以Cabernet sauvignon混合调配的红为主要酿造对象,不少酒庄以bordeaux-style(Merlot,Cabernet Franc,petit verdot,Malbec)来混调的,出产的葡萄酒可以陈年超过5年,还有个奇葩Montepulciano,居然在这也生存的挺好,四月底成熟,不得不提syrah,简直量身定做的风土,风格偏向北罗纳河谷,优雅带劲,不同于澳洲的shiraz,这是需要陈放培养几年再喝的哟,个人也尝到这儿的syrah,应该是比其他品种都要耐久存一点的货,这儿的白多以Chardonnay为主,早熟,通常轻微过桶,可陈2-6年,Sauvignon Blanc接近加州Fume Blanc的风格,说实话个人感觉这儿的SB好像水土不服,然后是Semillon,出产的甜白有点肥厚,再就是Viognier,偶尔带给你小惊喜的品种,waiheke的土质大多粘土和侏罗纪时期的地层为主,久远哈,这部分对选种葡萄的影响要重于其他因素(光照和降雨)。
这个岛上有22个酒庄:
batch winery(追求酷炫,聚会佳品,气泡伺候)
cable bay(Chardonnay非常赞,靠谱型酒庄,在 Marlborough ,central otago都有田)
destiny bay(酒如其名,靠天时地利结合新旧世界风格进行酿造)
E(pass)
Frenchmans hill estate(pass)
Goldie wines(凑合型,在Marlborough也有田)
Thehaypaddock(纯人工酿造,产凉爽优雅的syrah著称)
Jurassic ridge(传统古老,品类比较多,靠地酿造葡萄酒,精致耐喝,实属优佳)
Kennedy point(也是Bordeaux型,主要是Merlot,他们家的客栈名居然叫Tui,新西兰知名啤酒品牌,真奇葩)
Man O'War(梦幻般的海岸线上坐落着200年历史的酒庄,有故事,靠谱稳定,地理位置乃上天恩赐)
Casita Miro(pass)
Mudbrick
Obsidia(酒标丑的跟贺兰山一样,吐槽下,莫怪)
Passage Rock(syrah不错)
peacork sky(一个充满了童趣的酒庄,Malbec可以试试)
Poderi crisci(喜欢用法国桶,传统手工酿造)
soho wineco(太Fashion了。酿酒师团队也挺酷的)
stony ridge
te motu(又一个靠谱的Bordeaux型)
te whau (追求天然可持续环保型,传统酿制,手工采摘,靠谱型)
wild on waiheke
woodside hill(主要种植Merlot,Cabernet Franc,他们很崇拜法国右岸St-emilion的酒)
其实说到为什么有的地方用Estate命名,有的地方用葡萄园命名,是不是官方有一定标准和要求呢?答案是:呵呵,真没有,这边人随意自由惯了,毛利语、英语混搭。
这里每年3月份都有葡萄酒节,22个酒庄齐聚开派对。
这几个酒庄我印象最深的,最喜欢的就是位于onetangi的wild on waiheke在葡萄园里玩射击,够不够狂野,这个酒庄自己酿造的一系列啤酒让你味蕾爆棚,尤其是一直给你温柔飘飘拳以后,忽然来一阵万佛朝宗,这种张力无与伦比(啤酒介绍)这边的酒庄大多都是小作坊,从采收,压榨,酿制,装桶,装瓶,贴标,装箱都自己包干了,且基本上都会在视角很棒的地方增设餐厅咖啡吧,葡萄园一览无余,美食美酒天天都有,美人美景处处都是。
葡萄园门口的守护神,这姿势够销魂否?
餐厅正门口的国际象棋雕塑,瞬间带回哈利波特那个人为棋子的战场。
它还是waiheke拥有独一无二小型啤酒厂的酒庄。啤酒命名起源于一个叫Baroona的轮渡,如今生产的啤酒系列: a pale ale, wheat, dark ,malt beer ,最知名的non-alcoholic Ginger Beer(无酒精姜汁啤酒-个人最爱的一款),还有苹果啤,这些都是由Alan Knight酿制的。它们家的啤酒在08年新西兰国际啤酒品评赛中荣获金奖。
瓶身设计很精致简洁,感受得到内在的狂野气息等着你来开启和挖掘
这是他们家一系列的葡萄酒。说实话葡萄酒不如他们家的啤酒赞哦,吼吼。
餐厅一景,挂个羊头彰显自己的霸气。
餐厅logo
比机器人瓦力还要高级,可通过调节数据动唤,装饰品都带感,这还不疯狂?
所以在葡萄园射击这件事的确玩真的。
说说Stony ridge。一个以模仿法国传统酿造方式采用经典Bordeaux混调酿制葡萄酒的酒庄。
据酒庄的员工介绍说这位讲解员是来自意大利的侍酒师,正在走遍各国产区,专业知识相当丰富,现在身处新西兰Stony ridge感受这里的风土人情,这里的每个人其貌不扬,为人低调,可人家背景内涵到底有多深,我们不得而知。
这就是它们酒庄的橡树。
偷偷摘了一颗Merlot尝尝,其实还没足够成熟,所以还在继续接受阳光普照,没尘埃落定。
已经成熟的葡萄也已经悉数采收掉了。
酒庄外景休闲品酒喝咖啡,看左边一家人多温馨,各种羡慕嫉妒恨啊,放心我们都活在别人眼中,他们也活在我们眼里,各中美好,感动常在。
酒庄入口处,这logo真低调。
酒庄橡木桶聚集地。
装瓶操作间。帅哥成群,干体力活都干得那么酷,还能不醉么。
时不我待,哪有空喝烂酒。
来到Mudbrick...
这里的酒庄总是这样不起眼,随性惯了,只管自己喜欢,哪顾他人看不看得见logo。跟法国那些华丽大气的Chateau比真是朴实乡村了。
放眼望去,规划齐整的园艺,干净纯美的蓝天,一片祥和宁静。悠哉的人们能别这样折磨那些拼命奋斗加班加点的小青年么?
这个酒庄从马棚开始慢慢发展为酒庄和餐吧。Nicholas夫妇二人开始根本不懂酿酒,他们比较注重视觉感官,非常感性,以至于这里酿造的葡萄酒也跟随他们的性格。
酒窖人好多,游客爆满,礼品很丰富,价格很诱人。
Mudbrick的syrah还是值得一试,其他品种大家喝得开心就好,非要追根究底,我个人是不推荐的哈。
葡萄园都上了网子,防鸟偷吃葡萄,其实防火防盗,最该防的是酒鬼。
这里是整个waiheke最高的地标。Merlot喝了你会诧异,你的表情会告诉我它到底好不好喝。
解说员带领我们来到婚礼举办现场,美呆了,酷毙了,这是多少女人梦寐以求的场景呢?
找个庄主嫁了吧,不管是老庄主,还是少庄主都好,他们都非常绅士和蔼,热情好客。
草根不是在喝酒的路上,就是去喝酒的路上,最多的还是蹭酒的路上。在酒庄喝的感觉无比兴奋,幸福指数瞬间飙升,倒不是有多么高大上,而是亲切的距离感很让人放松下来,不用背负太多责任就只是单纯的饮一杯葡萄酒,这滋味就是写实版的杯酒人生。当然你也可以随时去叨饶酒庄的工作人员问东问西,他们非常友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健谈是她们与生俱来的本领。We are on the road。等你来喝哟。如果从奥克兰city前往waiheke,只需做fullers轮渡20纽币就可以过去了哦,跟团去进行wine tour可以找旅游代理公司https://www.waihekeislandwinetours.co.nz/,也可以直接到waiheke那边售票处购买套票110纽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