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
国的RN74国道如同一条美丽的珍珠项链串联了金丘大大小小的城镇,在罗纳河谷,同样也有这样一条几乎贯穿了南北的国道:N86。对于那些沿着N86公路从里昂出发,前往尼姆(Nimes)的背包客来说,罗帝丘(Cote Rotie)将是他们旅途中遇到的第一个葡萄酒产区。北
承黑皮诺的勃艮第公国,南启西拉的半壁江山,罗帝丘虽小,却是连接两个法国知名产区的中间桥梁。
事实上,罗帝丘并非一个而是多个连绵起伏的“被烧焦的山坡”(Cote Rotie的字面意思)。名如其
丘,这些山坡险峻陡峭,常年被似火的骄阳炙烤,只有河流右岸朝南或东南的石英质土壤才值得人们劳时耗力的开垦梯田。现代农业的一切高科技似乎都与罗帝丘绝缘,很多方面,当地人在葡萄园的劳作几乎跟19世纪他们的祖先并无二致。梯田种植对于人力的消耗相对
平原要大得多,产量也没有任何优势,而且需要花大成本修护防止梯田水土流失的石墙,“我们最大的挑战是那些石墙,每年都要花上50-70万欧元来重修墙壁。” Philippe Guigal表示,“在波尔多,一个工人可以照看15公顷葡萄园,在勃艮第特级葡萄园则是5公顷。
在这里,非常优秀的葡萄种植者最多也只能管理2公顷葡萄园。”所以,尽管罗帝丘堪称过去50年罗纳河谷名气上升最快的一匹黑马,但它的总种植面积从来没有像其他明星产区那样出现井喷式的扩张。农家小户是当地最普遍的酒庄类型,直到2005年,罗帝丘最大的葡萄
园当属Marcel Guigal家的25公顷,这跟梅多克动辄上百公顷的豪门大户根本无一相比。
罗帝丘葡萄园一瞥
这里更像是一个至今尚未被现代化攻克的封闭之地,或者更确切的说,整个罗纳河谷都普遍充斥着一种“下里巴人”的乡村气息,此处并无任何诋毁之意,相反,由于地处偏僻,受到的外来酿酒传教冲击较小,罗帝丘是少数最
大程度上保持了传统酿酒模式的产区之一,如今真正的葡萄酒极客们更热衷于这种贴近自然的原始和多样性,从法国北部的阿尔萨斯和意大利南部的普里亚,都在当仁不让的高举“复兴”旗帜,说白了,无非像他们的祖辈那样种田酿酒。
历史
如今人们常拿罗帝丘跟埃米塔日(Hermitage)对比,两者都是罗纳河
谷北部的璀璨明星,但实际上,罗帝丘在历史地位和价钱上面都不如后者得宠,缘由可以归咎为烂俗的“风格决定命运”,埃米塔日由100%的红葡萄品种西拉酿制,但罗帝丘历来都保留着添加少量白葡萄品种维欧尼(Viognier,最高比例达20%)的传统。比起埃米塔日强壮
集中的颜色、香气和口感,风格略微精细的罗帝丘常被比喻为“女性”,这也是为什么19世纪波尔多遭受葡萄根瘤蚜蹂躏时,吉伦特商人会长途跋涉来到罗纳河谷北部,选择借助埃米塔日“男性化”的葡萄酒来提高自家纤弱酒款的力度,而非距离他们更近一些的罗帝丘
。波尔多商人对埃米塔日的影响显而易见,财大气粗的他们在当地建造了宏伟的住宅和酒窖,个别家族更是大肆敛收绝佳的葡萄园。受波尔多的影响,埃米塔日很早就打开了对外销售的大门,Chaputier和Jaboulet Ainé两个罗纳河谷北部最大的酒商家族都是成立于1800
年代早期。
Chateau Ampuis
默默无闻的安布依(Ampuis)
小村是罗帝丘的葡萄酒中心,早在2000年以前,罗马人老普林尼和希腊历史家普鲁塔克就歌颂过罗帝丘的佳酿,彼时它们被称为“维埃纳葡萄酒”(wine of Vienne),关于安布依和罗帝丘的首次书面记载来源于公元6世纪。然而,即使来过安布依的法国旅客也会惊讶它
的貌不惊人,要知道早在1920年,耽村(Tain)的商人们就足够精明的把埃米塔日跟自家村庄联系在一起改称:Tain-L’Hermitage。正如1847年,勃艮第当局同意热夫雷(Gevery)把村里名气最大的“香贝丹(Chambertin)”葡萄园的名字加在村名后面,从而带动了整个
村庄的发展,其他村庄纷纷仿效,这在勃艮第是一条不成文的约定俗成。安布依却没有拜罗帝丘的飞黄腾达而大兴土木,甚至外界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存在。
13世纪,安布依葡萄酒的名气日益提高,有资料
显示,罗帝丘的葡萄酒曾被英国、俄罗斯和普鲁士,以及法国的王国贵族饮用。葡萄园面积在1890年代达到高峰期。然而葡萄根瘤蚜和其他一些病虫害在19世纪晚期入侵罗帝丘,当地赖以生存的农业财富遭到了极大的打击。二战过后,全球经济危机带来了双重打击,葡
萄价钱很低,尚不及水果,两千克葡萄才能卖到一千克杏子的价钱。二战爆发之前,罗帝丘的主要经济收入就是种植在河岸边平原地带的农作物,最主要的是杏子,当地还有一种称为Ampuisais的杏子品种。1940年,Cote Rotie AOC成立。1960-70年代,罗帝丘普罗大众
的生活依然贫穷落后,很少有酒农会选择得不偿失的装瓶自家酒款,通常是一股脑的卖给当地的合作社和大酒商。当1974年,酒评家John Livingstone-Learmonth首次参加安布依葡萄酒展(Ampuis Wine Fair)时,只有不到6-8个酒农携酒参展,他们对外国人的反应如同
见到小说中外星人一般惊讶,不懂法语的游客根本无法与之沟通。
直到1970年代晚期和80早期,罗帝丘才开始获得外国进口商的青睐,进口量倍增,彼时恰逢巴黎的葡萄酒消费时候复苏,里昂的大小餐厅
逐渐把酒单定位于它南部的产区。如今的安布依酒展览每年都挤满了来自海内外的参加者,当地酒农更是慎重的把它列入一年中的头等大事。
罗帝丘的风头在1990年代真正进入高峰期,首先天公作美,
1988和1991年开启了几乎一个时代的好年份,1992和1993年份中等尚佳,1995年至2001年都是一连贯的好收成,酒农们纷纷或修缮或成立了酒庄,也有足够的财力送自家孩子外出学习酿酒,现在罗帝丘的新生代普遍能说一口流利的英文。再者,Marcel Guigal别出心裁的
酿造了三款利用新橡木桶陈年的低产佳酿:La Mouline、La Landonne和La Turque(俗称“La-La葡萄酒”),这些酒获得了以Robert Parker为主的一干酒评家们的空前好评,一跃成为当今最炙手可热的三款佳酿。Marcel Guigal不仅为自己赢得了生前身后名,还引领罗
帝丘走进了世界葡萄酒舞台的中心。
除了E.Guigal酒庄,其他信誉可靠的罗帝丘酒庄还包括:Gilles Barge、Bernard Burgaud、Clusel-Roch、Levet、Jamet、Ogier、Rostaing、Jean-Michel Stephan和
Vidal-Fleury(Marcel Guigal的父亲曾在这家酒庄做酒窖管理师,现在规Guigal佳作所有)。
罗帝丘风土
John Livingstone-Learmoth认为,罗帝丘最被低估的方面是其山坡的陡峭程度,像Combard这样的山丘倾斜度达60度。葡萄园能够存活于此仅仅是因为数不清的前任发现如此可行-栽下
葡萄苗,用心照顾它,这样你就可以酿造出强劲有力的葡萄酒,山坡上的那些葡萄园是祖辈传承至今的一种遗产,精神和物质上的。
当你站在一个制高点俯瞰罗帝丘葡萄园时,不禁会为土壤对当地葡萄酒
所造成的影响暗暗叫绝。从土壤上讲,罗帝丘大致分为两大部分:北部,即从棕丘(Cote Brune)到渥海内(Verenay)以及西和(St-Cyr-sur-Le-Rhone),土壤大部分由片岩组成,并且掺杂着些碎片许云母,其中的石块偶尔呈蓝灰色,踩在脚下滑溜溜的。北部所酿酒
款骨架丰满、单宁突出、黑色水果浓郁,陈年潜力极强;从雷纳德(Reynard)沟壑直至孔得里约(Condrieu)为南半部分,土壤多花岗岩和石英,以及白色的云母碎片,此处的花岗岩非常松散,贫瘠至极,所酿之酒花香突出、单宁纤细、红果特色迷人,颜色也比北部淡
雅。难怪,稍微南面的孔得里约产区同样土壤的葡萄园种植的都是维欧尼。
罗帝丘95%的种植面积是西拉。按照当地法律,白葡萄品种维欧尼可以在任何酒款中占据多达20%的比例,这种限制是为保证罗帝
丘是一种红葡萄酒,实际上,多数酒庄最多使用3%-5%的维欧尼,只有少数酒庄会加入10%及以上比例。大部分的维欧尼生长在南部的松散花岗岩上。
小贴士
:
在罗帝丘,西拉的原始名称“Serine”现在更多的作为一种古老的葡萄藤,以区别于西拉的克隆葡萄品种。
酿造工艺
罗帝丘法规指定:维欧尼必须与西拉一起发酵,而非装瓶之前把各自的所酿之酒混合
(blend)在一起,这种做法被称为“混合发酵”(co-fermentation)。如此规定缘由早前(祖父辈及之前)人们总是把红、白葡萄品种混种在葡萄园内,秋收时也很难分开采摘。西拉和维欧尼混合发酵能够更好的发挥两者的浓郁和互补,目前这种做法在加利福尼亚州
和澳大利亚都颇受欢迎,阿尔萨斯名家Marcel Deiss就是复兴这种传统做法的先驱。
近年来,为了获取更大程度的颜色萃取,罗帝丘酒农们开始在酿酒时采用放血法(Saignee),即从新榨取的葡萄汁中
去掉一部分不需要的果汁。罗帝丘南部Tupin地区的Bernard兄弟和Duclaux酒庄是放血法的两大主要倡导者,此外,Jasmin、Stephan Ogier和Francois Villard也在使用着这种方法。
以期获得最佳程度的
萃取,有些酒庄会在酿酒时加热发酵罐。1990年之前,Guigal和Burgaud酒庄的发酵温度高达32-34度,后者认为这样提升果味的质量和芬芳,现在他家温度偶尔会达到40度。Pierre Gaillard家的温度在35-40度之间,Jean Michel Gerin家大约在35-37度之间。其他还有
可能加热发酵罐的酒庄是:Gangloff、Rostaing、Francois Villard。
不同于其他产区,罗纳河谷并没有对新橡木桶“苦大仇深”,罗帝丘依然。25年前Marcel Guigal正是通过新橡木桶打响了三款“La
la”的名号(首款La Mouline发行于1971年)。现在许多传统酒农也改行使用新橡木桶,譬如,Burgaud、Clusel-Roch(传统派)、Daubree、Jamet(传统派)和Rostaing等。问题是,并不是所有的罗帝丘酒农都能够像Marcel Guigal灵活运用新橡木桶,认清和合理使用橡
木桶依然是今天最迫切的话题之一。
葡萄园解析
阿尔卑斯山的第三纪运动致使法国中央高原Pilat地区的花岗岩地形断裂,随之产生了很多不同类型的岩石碎片。流经安布衣中心的雷纳德(Reynard)小溪不仅将罗帝丘的两大葡萄园山坡-Brune和Blonde分割,还是这个产区两种不同地质结构的分界线。
雷纳德小溪北面以布鲁内(Brune)及以北地区为主,主要土壤为片岩,包含白色和黑色的云母和石英,铁成分突出,此处岩石的色泽呈蓝色、灰色甚至黑色;南面是指从Blonde往南的地区,土壤中花岗岩的成分
有所增加,表层带有片麻岩,James E.Wilson《风土》一书中将其描述为“一种花岗岩似的,变质岩石”,拥有一种淡褐色的沙土似的松散质感。此处岩石的土壤淡雅,偏奶油色、白色甚至风化过后的粉红色,表层土壤很少超过半米。
以上仅是对罗帝丘的一个广泛分类,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金玉良则。大致上讲,罗帝丘可以分为北部、中部和南部三大部分,下面我们将对整个产区从北往南进行一次梳理。
西和(St-Cyr-sur-le-Rhone):罗帝丘最北端产区,一个土壤以片岩和岩石为主的外围地区,维耶纳的郊区同样衍生至此。所酿之酒通常缺乏经典罗帝丘酒款所有的结构性,较为精细,风味以黑色水果
为主。La Chapuis和Montlys(占据西和绝大部分的种植面积)等葡萄园居于此。主要酒庄包括:Daniel Vernay、Christophe Semaska和Chateau de Montlys。
萊斯德(Les Lesardes):位于Montlys葡萄园南面,此处风大,葡萄早熟,所酿之酒比渥海内(Verenay)、胜殿之地(Les Grandes Places)和惟艾黎(Vialliere)等地的酒款更为芬芳。土壤为紧凑的冲积层,表层有很多淡色的称为“galet”的鹅卵
石。此地曾以土豆、豌豆和一种当地人称为“flamboyant”的长形萝卜而著称。 Jean Michel Gerin、Patrick Jasmin、Stephane Pichat和Michel Bonnefond等酒农皆在此地有葡萄园。
蒙脉(Montmain):该葡萄园相比北面的Gerine和Cognet,级别要高一等。朝向佳,更偏向罗纳河。地形一半为山坡,一半为梯田。主要酒庄为Cedric Papette。蒙脉和Gerine都备受北风的庇佑。
渥海内(Verenay):临河而居,土壤为片岩,由于处于山坡下方,地表常见一些小的冰河石块碎片。排水性能极好,土壤使得该地葡萄成熟快速。
惟艾黎(La Vialliere):位于渥海内小村上方,土壤为紧实的已分解的片岩,位于表层50厘米下方,葡萄根可以穿过这些已裂开的片岩。惟艾黎帝丘最大的葡萄
园地域,尽管人均酒农面积低于10公顷。此处非常险峻陡峭,山坡倾斜度可达50-60度。主要酒庄为:J-M Gerin、Gaillard、Clusel-Roch、Bonserine、Rostaing和Robert Niero。
萘乌(Neve):Fourvier南面,跟其地处同一座山,面积不足1公顷。高处接壤Verenay高原,Chapoutier和Didier Cote均在此有葡萄田,但后者通常自会把葡萄卖给酒商;低处靠近N86公路,土壤跟Vialliere相似。萘乌所产的葡萄酒比起
微妙的细致之处,更为强劲有力。
胜殿之地(Les Grands Places):Verenay村庄的另一个知名葡萄园。居于Vialliere之上,此处地形复杂,山坡
陡峭而多风,土壤中含有云母-片岩和铁元素。有三家酒农在酒标上标注了该葡萄园的名字:Jean-Michel Gerin、Clusel-Roch和Stephane Montez。根据Jean-Michel Gerin,这里出产的葡萄富有薄荷和燧石的风味。当地个别酒农也会向Guigal酒庄提供葡萄。
胜殿之地和渥海内都是东南朝向,所酿之酒陈年缓慢。胜殿之地的葡萄园要比渥海内年轻,葡萄酒也比后者多几分精致,单宁更为厚实。“就我个人而言,渥海内是一种适合年轻时饮用的轻柔葡萄酒,它更为圆
润。胜殿之地更加复杂强烈,这种区别是因为葡萄藤年龄还是不同地块导致的,我就不知道了。”Gilbert Clusel表示。
昊兹丘(Cote Rozier): 正如老辈人常说“朝向东面的田都能酿好酒”,昊兹丘就是这样一个朝向东南的葡萄园,一条流经其中的小溪对昊兹丘至关重要。山坡陡峭,表层土壤为花岗岩。昊兹丘的葡萄酒跟渥海内一般硬朗,经常为所混酿的酒款提供单宁架构。1995年以后,当地绝大多数的酒款
都以昊兹丘的名义装瓶,例如,Stephane Ogier的Belle Helene,Yves Gangloff的La Sereine Noir。Guigal酒庄的Marcel Guigal在原先不平衡的梯田基础上修建了新的葡萄园,并且采用了高密度的种植方式。
昊兹(Rozier):昊兹丘的延生之地是一片被称为“昊兹”的广阔平原,部分朝向西南,且土地平坦,表层土壤深厚,掺杂有黏土和小碎石,其他部分的土壤为已分解的花岗岩。昊兹的葡萄酒要比昊兹
丘更为直接,缺乏相应的精细。主要酒农为:Domaine de Rosier(3公顷)酒庄的Drevons、Bonefond兄弟和Gangloff。
蓝窦纳(La Landonne): 罗帝丘另一特级葡萄园,划分于1974年,此前部分土地归属于昊兹丘。Guigal、Rostaing、Delas和Jean-Michel Gerin都酿制单一园蓝窦纳葡萄酒。当地主要土壤为花岗岩和片岩,后者土壤内含很多氧化铁,从而赋予所酿之酒一种黑色加仑子力娇酒和温和的水果气息,
烟熏气息突出,总体而言,这里的葡萄酒非常深沉,陈年时间长久,年轻时难以顺服,需要至少几年的时间才能有所缓和。蓝窦纳自1970年代起名气有所上升。
牧童坡(Moutonnes):位于山坡下方,靠近罗纳河右岸,朝向东南,土壤中石灰石的含量颇高,一个很受欢迎的早熟之地。这里的松土(loose soil)深度约有50厘米,下层有坚硬的石块,因而会在2003年这样的干旱之地遭受严重。牧童坡的葡萄酒向
来肉文十足,有些年份会表现出还原性(臭味和动物气味)和粗狂,不如蓝窦纳优雅。Jamet兄弟通常会加大新橡木桶的使用比例,其他酒农为:Gerard Bonnefond、Bonserine和Burguad。
棕丘(Cote Brune)
棕丘(Cote Brune):棕丘山坡是罗帝丘最重要的种植地带之一。La Brocarde位于山坡
中部,这里是一个东南朝向的早熟葡萄园 – 这里的落雪总是早融化。如果行走在route de la Cote Brune上,你会发现,左手边就是布鲁内(Brune),右手边是La Brocarde。后者的知名酒庄包括:Christophe Billon和Francois Villard,所酿之酒带有显
著的覆盆子和一种布鲁内风格的土壤气息。 棕丘拥有一块片岩含量占整个罗帝丘最高的10公顷地块,该地块位于安布依教堂的对面,片岩表层为黏土,以及些许砾石元素。表层岩石通常呈现出灰色和蓝色斑点,尤其可见,“棕丘”这个名字也是有逻辑可寻的。
布鲁内(Brune)是一个花岗岩山坡,Guigal酒庄和Jamet酒庄的葡萄园都位于山谷之中。此地适宜种植维欧尼,Guigal酒庄La Turque酒款中7%的维欧尼就来自于Brune葡萄园。整个葡萄园被酒农分割成多
个小的地块,除了La Turque,还有Pavillion Rouge、Le Moulin和La Pommiere。La Turque地块可以通过Vidal-Fleury家的粉红色小木屋辨认而出。
棕丘葡萄酒拥有一种传统罗帝丘的土壤气息、煮炖水
果风味,单宁不如蓝窦纳或胜殿之地突出。除了Guigal,其他知名酒庄包括:Joseph Jamet、Marius Gentaz-Dervieux和Gilles Barge。
黄金丘(Blonde)
:从布鲁内往南,跨过雷纳德小溪就是黄金丘。黄金丘要比棕丘的种植面积大:14公顷vs10公顷。主要地块分为:La Grand Plantee、La Taquiere、Le Clos、La Garde和Chatillonne。20世纪之前,当地酒农并不习惯称这片土地为黄金丘,而是它的子地块的名
称。黄金丘的表层土壤跟南部Condrieu一样是花岗岩,质感淡而细,颜色呈玫瑰红色。黄金丘所含的氧化铁比布鲁内要低,反而含有更多的硅石和石灰石。
黄金丘的朝向东南和南面,葡萄易早熟。当地葡
萄酒中的维欧尼含量显著:Guigal家的La Mouline为11%,Vidal-Fleury家的Chatillonne为12%,这种做法赋予了此地葡萄酒一种馥郁的花香和轻柔的果味。
布鲁内和黄金丘的故事是罗帝丘提及次数最多一个传说。相传,这两个
山坡归当地一个叫Maugiron的大家族所有,就是这个贵族家族将历史悠久的Chateau Ampuis修缮一新,不知是那一代,家主有两个漂亮的女儿,一个头发为靓丽的金黄色,另一个为秀长的棕色,于是家主根据两个女儿头发的颜色命名了这两个山坡,并且赠送给她们。此
外,还有一种传说表示,当家人是根据两个女儿的性格和两个山坡所产酒款的风格命名:黄金坡的葡萄酒年轻时明亮而富有活力,但是衰退的也快;布鲁内的葡萄酒起初会很内敛平静,陈年后反而变得华丽惊艳。这样的传说也并非空穴来风,Maugiron家族的盾徽就由黑
、白两种颜色的臂章组成。
很多罗帝丘葡萄酒经常附以“Brune et Blonde”的子标,这种用法现在正逐渐消退,酒农更倾向标注更为细节的子产区的名字,最知名的例子当属Guigal酒庄。
岚寺梦(Lancement):黄金坡南面是品质良好的岚寺梦,该园大部分的地带朝向南面,坡势险峻,绝大部分的葡萄园以梯田的形式存在,土壤类型跟黄金
坡类似。所酿之酒香气芬芳,质感优雅精致。Gilles Barge的Du Plessy酒款就出产自岚寺梦,其他酒农还包括:Bonserine、Bernard Chambeyron、Gallet和Stephane Ogier。
莫拉德(Le Mollard):与岚寺梦隔一沟壑相望的莫拉德,是一个颇受好评的东面朝向葡萄园,土壤变化多端,底层是白色土壤和石灰石,中层以云母和已分解的花岗岩为主,表层含有不少燧石。此地出产酒款的显著特点是红色水果。
数据
总葡萄园面积:276公顷
2013年总产量:8884百公升
葡萄酒类型:100%红葡萄酒
年平均销量:9621百
公升
出口外贸:29%
葡萄园平均产量:32百公升/公顷
参考资料:The wines of the Northern Rhone,作者:John Livingstone-Learmonth
Inter Rhone罗纳河谷葡萄酒协会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