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中秋的节日餐桌上,最值得我们炫耀的,不是冒着生命危险从黄牛党和大妈团手里抢来的Costco特价茅台!也不是吃着榨菜喝五粮液回击无脑台湾“经济学家”!
而是你毫无压力地打开一支进口美国葡萄酒,轻描淡写地说上一句:
谁说美国酒贵?
其实一点都不贵!
只要交得起关税,
酒都相当于免费了!
也是,从中美两大经济强国开打经济战,经过四轮加征关税,美国葡萄酒已经躺着走向酒圈的炫富巅峰了。
美国酒万税
眼下在电商平台上,最受中国消费者欢迎的Opus
One“作品一号”,行货的价格普遍攀升到6000元以上,逼近寻常年份的拉菲古堡正牌价格。短短一年间,价格几乎翻倍。
只是,价格不断攀升,搁在别的酒商那里一定脸上笑嘻嘻;但在美国葡萄酒这里,心里早就呼喊了100遍MMP了。
因为,涨得那部分价格,不是毛利,而是关税啊啊啊啊。
走背运的时候,出门借钱都会遇上大雨,可人家依萍好歹就经历了一次;而我们可怜无助的美国葡萄酒,自从2018年中美开打贸易战,已经四次被推进加税的狂风暴雨里,还次次不给伞。
2018年4月2日,美国葡萄酒进口到中国的关税增加了15%;
2018年9月24日开始,对美国商品包括进口美国酒在内加征10%的关税;
2019年6月1日0时起,美国葡萄酒进口税率再次加征25%。美国葡萄酒进口税率攀升到了64%。
这一次的9月1日12时01分起,美国葡萄酒又一次被加征10%的关税。
而且就在3个多月后的12月15日12时01分起,第五次加征10%关税的乌云,还将如约降临到美国葡萄酒头上。
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的美国葡萄酒协会发布公告称:“过去14个月中国对美国葡萄酒四次加征关税,税费总额已经达到98%。税率每增加一次,便令美国葡萄酒更加难以在世界发展最迅速的市场保持竞争力。”
仅仅是因为“made in America”,一瓶葡萄酒的税率就直接超过商品价值,难怪有人戏称现在喝美国葡萄酒是"买关税,送葡萄酒"。
南上加南的美国酒
其实今年,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的主调是降税。
中澳签订自贸协定,澳大利亚葡萄酒进口到中国不再征收关税,再加上此前早已实施零关税的新西兰、智利、格鲁吉亚等葡萄酒产酒国,进口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价格可以说是一降再降。

由于中国海关对葡萄酒所计税种主要有关税(海关核定的关税完税价格×关税税率),增值税(组成计税价格×13%)和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10%)。
以一瓶海关核定关税完税价格为100元的进口葡萄为例,在关税正常的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产区,所缴纳的税费是43%左右。
但随着眼下关税税率的剧烈变化,进口葡萄酒的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画风。
宝藏男孩:新西兰、智利、澳大利等免关税国家:
海关核定关税完税价格100元的葡萄酒,进口环节缴纳的各种税费合计仅有25.55元。

神经病男孩:美国:
按最新的四次叠加后的74%关税计算:进口环节需要缴纳的税费高达118.46元!
这还没有算上运输、仓储、代理商加价等成本大头,随着美国船运价格的上涨,可以想见,消费者从美国葡萄酒进口商和代理商手中买上一支美国酒,加价率起码要在200%以上了。
美国酒,等多久?
中国日报海外网曾援引美国媒体报道:2018年美国葡萄酒出口收入达到14.7亿美元,其中超过90%的出口量来自加利福尼亚州。而中国是加州葡萄酒业的主要进口国。
“过去近10年美国葡萄酒对中国的出口额增长了约450%。然而,由于特朗普政府去年开始对各类中国出口产品征收额外关税,中国随后也对美国输华商品加征关税,美国对中国葡萄酒出口因而在2018年下降了25%。”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酒类进出口商分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前十大原瓶葡萄酒进口来源国中,美国排名第六,市场占比2.8%,与2017年相比市场份额占比下降了0.2%。
而随着9月和12月两次新的关税税率上浮,美国葡萄酒高到匪夷所思的税率,这无异于让对中国的出口“彻底毁灭”。
曾经,美国出于荒唐的理由,在国内掀起了一场长达13年的“禁酒令”岁月;而今天的中美贸易摩擦,美国政府自己给自己套上了“中国禁酒令”的枷锁。
众所周知,中国葡萄酒市场近年来进入加速增长期,未来5年内有望超过美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葡萄酒市场。
花了10年时间才在中国占据3%市场份额的美国葡萄酒,刚刚要大展拳脚,就被一场贸易战肆虐到寸草不生,可以说已经让美国葡萄酒失去了在中国市场和其他进口国同场较量的机会。
也许今年中秋我们对着美国酒说的炫富玩笑,就是美国葡萄酒在中国市场最后的辉煌了。
毕竟,贸易的本质就像喝酒,要的是互惠互利,宾主尽欢;而不是互相添堵,一拍两散。 不知道滴酒不沾的特朗普决定跟中国打贸易战时,有没有想到这一点。
1、《新京报》:美国农业遭重创:葡萄酒税率高企或折戟中国2、《醇鉴》:中美贸易战:葡萄酒第三次提税,美国酒农忧虑重重3、央视新闻客户端: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约75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