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道
首页 酒斛网

看过来!一场葡萄酒瓶塞大混战,正在上演……

Annie Jiao 2018.04.09

软木塞、螺旋盖、合成塞、玻璃塞……人类想到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密封一瓶葡萄酒(或威士忌)。是的,现在的瓶塞市场可谓是百家争鸣,混战激烈。然而,直到现在,仍然有人认为,螺旋盖或合成塞就是葡萄酒品质低下的代表---事实并非如此。

我们先来看看市场上最常见的几种葡萄酒瓶塞。

天然软木塞(Natural Cork):最经典的葡萄酒瓶塞,是用一种名为栓皮栎(Quercus.suber)的厚厚的树皮加工而成的。天然软木塞有各种各样的等级和分类。 

填充塞(Colmated Cork):塞体同样是天然软木,但因为表面具有较大的孔洞和缺陷,便采用软木粉末与粘合剂进行填充和掩盖。

碎木塞(Granulated Cork):也称为复合塞(Agglomerated)或微颗粒塞(Microgranulated),在天然软木塞制造过程中会有残余木料(类似于刨花板或压制板),这些木料会用来制作碎木塞。碎木塞通常价格低廉,往往用于不需要陈年的葡萄酒。

技术塞(Technical Cork):技术软木塞,是由天然软木片和碎木塞粘合而来,天然软木包裹或叠加于颗粒软木塞的外面。也被称为1+1贴片软木塞。这种木塞适用于装瓶后的两到三年内饮用的葡萄酒,它比普通的碎木塞更结实、更稳定,而且美观(看起来从上到下都像是天然软木)。香槟软木塞多属于技术软木塞。


合成塞(Synthetic cork):合成软木塞是由各种塑料、橡胶和复合材料制成的,也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橡胶塞”,外观设计上模仿天然软木塞。合成软木塞依然需要螺旋锥式开瓶器。

螺旋盖(Screw Caps):即俗称的“金属盖”,使用金属材料制成的酒盖,一般为铝制。螺旋盖保证了瓶口及瓶颈处的完全密封,比天然塞和填充塞成本要低廉的多。

加顶软木塞(Capsulated cork):也被称为T型软木塞,底部塞子可以由各种天然软木或合成材料制成,顶部的盖子则可以由木头、玻璃、陶瓷或其他材料制成。多用于加强葡萄酒和烈酒的密封。

近20年间,螺旋盖迅速崛起

据葡萄牙大型软木塞生产商Amorim的市场总监Carlos de Jesus介绍,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软木塞占了所有葡萄酒瓶塞的95%。第一批现代风格的螺旋盖出现在上世纪60年代,但质量欠佳。到了80年代,螺旋盖技术开始显著改善,瑞士的酿酒商也开始纷纷采用起来。

2001年,新西兰整个国家发起了一项倡议,呼吁用螺旋盖来封装所有的或大部分的葡萄酒。新西兰葡萄酒种植者协会的美国推广经理Ranit Librach说道:“开始时,许多人对螺旋盖表示不屑;但是今天,世界各地的顶级酒庄,几百美元的高级葡萄酒,都在使用螺旋盖。”

为什么有了这种转变?有很多原因,其中很多都与上世纪90年代的葡萄酒有关。当时,三大事件同时发生了。

首先,“新”产区——如澳大利亚、华盛顿和智利——正在全球范围内崛起。这些地区经常出口迎合大众市场的葡萄酒以获得立足之地,并且愿意尝试一切创新实践,包括从发酵过程到成酒包装的方方面面。

其次,葡萄酒收藏逐渐走热。尤其意大利超级托斯卡纳和纳帕谷赤霞珠等高端产品,逐渐受到华尔街、硅谷等区域的追捧。

最后一件事,但也是顶重要的一件事,软木塞行业在质量控制方面进入了艰难时期。时不时地,你就会发现一瓶葡萄酒跑味了,甚至完全坏掉了的。氧化、真菌污染和其他因素会破坏葡萄酒的芳香,留下发霉、湿报纸气味或其他难闻的气味和味道。这些缺陷性表现通常被称为“木塞污染”。(是的,我们并不陌生),这暗示着那个糟糕的软木塞是问题的根源。尽管近来,我们发现葡萄酒的缺陷不仅仅是与软木有关(它们甚至可能在葡萄酒装瓶之前就发生了)。但在90年代,历史悠久的软木塞是主要怀疑对象,部分原因是在它的生产过程中使用含氯化合物的清洗剂。

“在葡萄酒行业迅速发展的时期,软木塞行业在某种程度上僵化了,”华盛顿的酿酒师Co Dinn说道,“作为一名酿酒商,我珍重历史,是历史让软木塞成为一种特别的存在。与此同时,软木塞的质量方面,我确实难以恭维。在上世纪90年代,有时候装瓶工作正要进行,却因为总体的软木塞问题,全盘放弃。

当时他是Hogue酒窖的酿酒师,Hogue酒窖曾进行了一项长达10年的实验,比较了不同种类的软木、合成材料和螺旋盖的性能,以及各自保存葡萄酒的时间。结论是螺旋帽更占优势。今天Co Dinn继续选择用螺旋盖来封装自己公司的葡萄酒。

丁恩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葡萄酒中逐渐失去品质的一大罪魁祸首就是氧气的引入。“即使是啤酒的波浪状金属盖,也会有氧气从瓶盖内衬物质穿透进去,影响啤酒的口感,使酒变得不那么爽口了。但我们发现,螺旋盖基本上能完全杜绝氧气的渗入,我刚刚开了一瓶2004年的霞多丽,它很漂亮。没有被氧化,仍然有大量的水果味道。”

螺旋盖来势汹汹,软木塞自然不会坐以待毙。


葡萄牙软木塞协会(APCOR)主席João Rui Ferreira表示,过去20年,软木塞产业的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葡萄牙的软木塞产业总价值达10欧元)。新的质量控制标准已经实施,同时强调了软木的天然特性和可持续性(每隔9年左右,软木树皮才可以再次收割,而树皮收割后树本身会从大气中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

“重要的是要弄清楚,对于软木塞行业,对于软木塞的种类上,我们已经做了多少改善性的工作” Ferreira说道,“如果你想把葡萄酒放在瓶子里大几年、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那天然软木塞当然是最好的选择。而且,我们也从天然软木塞的副产品中创造出了多种不同的木塞,这些产品的性价比很高,不输其他种类的那些瓶塞。”

对于软木塞协会APCOR和像阿莫林(Amorim)这样的大型生产商来说,教育(或教化)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教育使酿酒师和消费者们都充分地认识到:通过技术和质量控制,“坏木塞”的存在已经大大减少了;且通过教化,人们心中所认为的木塞污染对葡萄酒的影响比实际影响要大。据阿莫林公司的de Jesus称,软木塞行业的进步非常显著。如今,软木塞占所有葡萄酒瓶塞的70%,使用量和销售量都在上升。“从销售额来看,如今软木塞的增长率已经超过了其他葡萄酒瓶塞或葡萄酒本身的增长率。从2010年开始,人们开始意识到软木塞的“问题曲线”(即出问题的几率)正在下降,而其他替代瓶塞的“问题曲线”正在上升。”

许多酿酒师们认为,到头来软木塞依然是最好的选择。索诺玛县约旦酒厂(Jordan Winery)的助理酿酒师Maggie Kruse指出,“我们用螺旋盖做过实验,但我们仍然认为那些橡木桶陈酿的葡萄酒如果用软木塞来封瓶会得到更多益处,相比用螺旋盖封存,葡萄酒能够更好地保持其复杂性和表现力。”因为,一定量的氧气是有必要的,它与葡萄酒相接处,可以促进酒的熟成,增加酒的深度。“高质量的软木塞使葡萄酒得以呼吸和进化,”Kruse说,“这种进化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创新,永远在路上。(谁都说不准,谁是明天的王)

酿酒商们仍在继续做实验。南非的一个葡萄酒品牌——“Protea”为一款粉红葡萄酒和白诗南葡萄酒引入了一种可以直接拧开的T型软木塞,木塞名为“Helix”(也产自阿莫林公司),它开瓶很容易(重新密封也很容易),不再需要开瓶器。它还模仿了香槟软木塞的的愉悦开瓶声,基本上是混合了几类瓶塞的最佳元素。

对于烈酒来说,比如,一瓶50美元的威士忌,不同瓶塞的影响还会差别如此之大吗?似乎不会吧,因为烈酒接触氧气不会很快发生明显质变,即便是开瓶后再放置一段时间也可以继续喝。葡萄酒可就脆弱多了,开瓶后三天,绝对变味变质。

究竟用什么样的瓶塞来封瓶最好?其实没有定论。很多时候,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说的。

酒吧The Corcktail Guru的顾问 Jonathan Pogash说道:“从实用角度来说,螺旋盖对酒吧来说是最棒的选择,打开或盖上都很easy,尤其那些渴望创造业绩的调酒师们更对其青睐有加。”

但在家里的酒柜上,似乎摆放加顶软木塞(Capsulated T-corks)看起来更酷些!而有种表面银质的盖子看起来很炫,人们往往喜欢拿来作为礼品酒送人,但要注意这种瓶盖容易造成加强酒如苦艾酒或阿佩罗酒的氧化变味。

然而,总之如今我们并不需要过度担心了,正是各种瓶塞间的大混战,迫使彼此竞争和创新,不论是葡萄酒还是烈酒,封装不当的例子都不常见了。

最后,我们来快速总结下最常见天然软木塞和螺旋盖的优劣之处吧。

天然软木塞

优点

>经典之选,尤其是适合陈年型红葡萄酒

>可持续且零浪费:一棵软木树可以提供软木树皮一个世纪或更长,废料中的粉尘甚至都用作了生物燃料。

> 如今还可回收利用(不只是再次使用),这要归功两大回收机构Cork ReHarvest和Recork。(二者的回收点遍布各地)

>软木的视觉和听觉元素增加了葡萄酒被感知方面的价值(例如香槟软木塞的流行)。

缺点

> 永远要记得带一开瓶器!

>木塞污染的风险仍然小幅存在,也有可能遇到软木塞变得太干的问题。

>对于酿酒师来说,成本更昂贵,这一成本会转嫁给消费者。

螺旋盖

优点

> 密封好,能够始终如一地为里面的酒液保驾护航。

>很方便,不需要开瓶器。

> 在不少地方都可回收利用。

> 为酿酒师和消费者省钱。

缺点

> 虽然是可循环利用的,但它们必须被制造出来,而且是不可持续的。

> 少了些浪漫和魅力。

>一些酿酒师发现,与软木塞相比,它们的表现不佳。

文章来源:themanual.com

编译:酒斛网 Annie;

原文链接:https://www.themanual.com/food-and-drink/wine-stoppers-corks-screw-caps/


版权声明:本文由原作者授权酒斛网发布或翻译,内容版权属于原作者,非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申请授权请联系我们

微博评论

分享长微博

右键另存为下载到本地

分享长微博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二维码由 Jiathis 提供

分享长微博
返回... 打开微信,点击界面右上角魔术棒,选择“扫一扫”,手机上打开后点击右上角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