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03-26 22:14:59 来源:暂无
作者:暂无
[align=center][img]http://news.qingdaonews.com/images/attachement/jpg/site1/20090807/00235a4b3ee90be59ca706.jpg[/img][/align]
[align=center]红酒博物馆大门装修成欧式古堡样式[/align]
[align=center][img]http://news.qingdaonews.com/images/attachement/jpg/site1/20090807/00235a4b3ee90be59cc608.jpg[/img][/align]
[align=center]红酒坊路边的主题雕塑非常漂亮[/align]
内外知名进口葡萄酒经销商、代理商和厂商,经营代理品牌涵盖新旧葡萄酒世界两大阵营的“主力军”。同时,延安一路原有111家住户、商家调整了业态,再加上新增开门业户,商家业户将突破150家。
市北区旅游局负责人指出,延安一路将凭借红酒坊的全新定位打破原有的平凡无奇,成为青岛最大的葡萄酒文化、西式餐饮文化聚集地,同时为青岛旅游开辟一片新天地。
硬件改造激活“区位优势”
总长度近千米的延安一路南端有中山公园、动物园和青岛山炮台遗址等知名景点,远端与第一海水浴场、八大关等风景区连接,北端直达登州路啤酒街,与台东商圈对接。从地图上看,这条老街的区位优势显而易见,但事实上,此处的商业价值并不显眼。
“在改造之前,这里两侧原沿街建筑陈旧单一,违章建筑繁多,环境脏乱差,业态经营种类复杂,除少数沿街店面有亮化处理外,没有其它的景观性照明设施。”据市北区建管局负责人介绍,在打造红酒坊的过程中,新建了商业网点近万平方米,粉刷改造了沿街32幢居民楼体,并对楼顶实施了防水施工,拆除违章建筑500多平方米,统一拆除电线电杆,并将配套用电线路全部入地。同时,为使整个街区环境宜人,沿街搭建了长约200米的木质葡萄架,种植了不同品种的观赏性葡萄,再辅以街景雕塑的设置,延安一路蝶变为一条充满异域风情的景观大道。
此外,由人防工程改建而成的青岛葡萄酒博物馆是一处展现葡萄酒文化的特色主题博物馆,被认为是红酒坊的点睛之作。
高位出击演绎“红酒文化”
近年来,市北区打造了多条特色街,“店多隆市”的商业效应和人气积聚在民众中皆有口碑。2008年,以天幕城为分水岭,市北区的特色街区打造显露出向高端出击的迹象,红酒坊是又一代表作。
“这里将汇聚众多的新旧葡萄酒国际品牌,消费者将共同品鉴美酒佳酿,享受精致的美食,领略优雅浪漫的异域文化,体验别具一格的葡萄酒生活方式。”在红酒坊项目负责人的视野里:2009年夏季里的延安一路将是市北特色街区向时尚文化的又一次华丽转身。
“挖掘城市文脉并与时下经济业态嫁接,实现‘刷新’老街区脸面的做法值得称道。”有关专家同时指出,红酒坊延伸了青岛沿海高端消费的地理范畴,也标志着时尚之都的青岛印象正在由海边向内逐渐拓展。
昨天,中国酿酒工业协会正式授予红酒坊为(中国青岛)国际葡萄酒街。与此同时,市北区宣布红酒坊将于8月中旬揭开面纱。届时,来自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加拿大、智利、南非、中国等主要葡萄酒产地的葡萄酒将在此聚集,一场“葡萄酒逐鹿青岛市场”的大戏将在延安一路上启幕。
经过11个月的紧张筹建,红酒坊主体工程已完工,现在进入室内装修阶段。本月中旬,国内首条集中展现葡萄酒文化的商业特色街将正式开街纳客。昨天上午,将要竣工的红酒博物馆向媒体开放。
红酒街呈现一派新气象
红酒坊特色街总长度近千米,市北区政府分别对原有建筑物、街道进行了美化和整修。记者看到,为渲染红酒文化,新建商业网点建筑外立面以欧式风格为主,与红酒相关的壁画随处可见,街道两侧搭建了长约200米的木制葡萄架,种植了一些观赏葡萄。青岛红酒坊打造过程中,市北区政府同时对沿街多处民房重新修缮或进行外立面打造,其中32栋居民楼粉刷、装修了外立面和楼顶。
红酒坊获荣誉称号
为营造浓郁纯正的整体性红酒文化氛围,市北区在打造红酒坊的过程中新建了近万平方米的商业网点,并统一调整了延安一路现有的商家业态。截至目前,已有来自国内外的18家企业入驻,其中不乏来自法国、德国、葡萄牙等国际著名红酒品牌。记者在现场看到,已有9家商铺安装好门头准备营业。“红酒好喝并不贵。”红酒坊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红酒坊开街后,来自国内外的中高档红
酒会在此齐聚,保证能够满足市民的各种需求,红酒坊除储藏、销售红酒外,德尔特西餐厅等与红酒相关的餐饮配套行业也将进驻,增加红酒坊的功能。据悉,青岛红酒坊已被中国酿酒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青岛)国际葡萄酒街的荣誉称号,红酒坊将成为山东乃至北方最大的葡萄酒集散地,而岛城市民可以先与各类红酒来个“亲密接触”。
红酒博物馆 彰显酒文化
作为红酒坊的一大亮点,红酒博物馆工程已完成90%,正处在收尾阶段。昨天,记者走进了地下红酒博物馆。红酒博物馆的外观设计充分利用古欧洲建筑的元素保留原有的绿色藤蔓,给建筑带来年代感和幽雅的气息,主门右侧的特定区域将采用参差不齐的大块石头来构建,上端覆盖绿色藤蔓,一个盛酒的橡木桶倾斜下来,桶中的酒流到下面的石制器皿中。红酒博物馆近200米的长廊两侧分别挂有红酒的宣传画,介绍红酒的百年历史和文化。
红酒博物馆内设有富隆酒窖、流程展馆等5个分馆,陈列着不同时期出产的红酒。“懂红酒才会喝红酒。”据博物馆的设计师辛野介绍,我国的红酒人均消费量只有0.33升,与消费量最高的卢森堡人均70.36升相差甚远。红酒博物馆的建成可以帮助更多的人了解红酒,爱喝红酒。
[flash]http://union.bokecc.com/flash/player.swf?vid=01E723F8218AC9B7&siteid=17F586BA2FBD2806&autoStart=false[/flash]
微博评论